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一般吃药是很难得到很好的治疗的,吃药也只是缓解病情的作用呢,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但是病理及发病机制不甚相似的疾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机制及非免疫机制两大类。大量肾活检的病理检查和实验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表明大多数慢性肾小球肾炎由免疫因素引起,主要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慢性肾炎如何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一般治疗 凡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者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任轻工作,但应避免受寒与感冒,不使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密切观察血压、尿变化与肾功能,防止进一步加重。水肿与高血压时,限制盐摄入(1-3g/d),限量优质蛋白饮食(0.5-0.8g/kg.d),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可改善营养缺乏又不加重肾小球滤过负担,减缓肾小球硬化。
第二:对症治疗 水肿时用利尿疗法,血浆蛋白低者可适当补充以加强利尿效果。高血压可加快肾小球硬化,故应积极控制,但勿降压过快,以免肾血流量骤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降压基础方法是休息,限盐摄入和应用排钠性利尿剂,疗效差者顺序使用β受体阻滞剂。部分病例需加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液有高凝状态或尿FDP增加的病人,可用抗凝、抗血小板凝集药。
第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仅适用于慢性肾炎早期的某些病理类型,包括轻、中度系膜增殖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或肾体积无缩小,肾功能正常而尿蛋白较多的患者。慢性肾炎晚期病理变化不可逆转,且已有肾功能不全,故不再应用此类药物。
慢性肾炎患者需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原则上以有氧的体育保健运动为宜。平时预防和控制感染。定期复查随诊很重要。家人要做好缓和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