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是在地震、塌方等灾难中最常见的创伤。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保守治疗和手术后的病人应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这样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减少残疾。
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较肿胀疼痛,主要锻炼方法是肌肉舒张、收缩活动,原则上除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外,身体其他关节都应适当活动。上肢肌肉的锻炼是用力握拳和屈伸活动手指,反复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是收缩和放松大腿肌肉,勾脚踝和活动脚趾,能帮助消肿。
骨折中期(2周后)伤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应继续肌肉的舒缩活动,同时逐步活动骨折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动力量和范围,要特别注意的是关节活动不能太剧烈,同时应询问医生哪些活动不能做。
骨折后期(骨折愈合后)主要是加强伤肢各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对活动受限的关节要特别加强锻炼。
不要急于下地走路 步行练习包括迈步练习、使用手杖及助步器步行、使用矫形器步行等。脑外伤病人步行训练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能坐稳、能站起及站稳,同时患腿能迈步、重心转移到患腿、患腿支撑、健腿跟上,才能完成一个步行周期。否则不要急于过早下地走路。早期应在平衡杠内步行,逐渐过渡到平地步行训练。